半岛游戏中心半岛游戏官方网站入口军事理论民生新闻论文十篇
【论文摘要】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各地风生云起的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湖北卫视的《现在直播》曾有个固定栏目,请武汉的一位曲艺名人以杂谈的形式用方言来说新闻,当时一经推出,反响很强烈。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本土化、地域化。地方名人本身就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再加上其幽默风趣的说新闻方式,观众会很感兴趣。电视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电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电视文化,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区文化特色是每个地区存在的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客观现象。换句话说,不同地级市的电视新闻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级市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去表现这个地区的人文景观,力求与当地群众产生水融的关系。而越是有地区文化特色的电视新闻,就越为这个地区的观众喜闻乐见,以至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做到入乡随俗,生根开花,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地域鲜明的民俗民情,也培养了当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电视是视觉文化,对如此丰富的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应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不仅是节目内容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审美上的本土化,因此,在利用本土化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发展时,应注意做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的民生新闻。
党的十六大以来,多次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保障、失业、“三农”等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民生理念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的先河,并引发了波及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学界对此有多重阐述,无论是从“社会新闻”、“节目类型”、“新闻样式”、“价值取向”,还是“新闻形式”等角度来看,学界形成的共识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从民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与日常生活、生计相关的信息的新闻报道。
“电视民生新闻”热潮的兴起绝非偶然,民生理念与电视媒体属性的结合是其内在动因。
首先,电视媒体的大众媒体属性为传播民生理念提供了可能,一方面电视媒体能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的关注,另一方面,受众也能从电视媒体满足自身的政策性、服务性、娱乐性等多重信息需求。其次,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电视节目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得国外、港台的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纷纷涌入国内,国内多维立体化的电视媒体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电视节目也逐渐转化为电视新闻的角逐。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也是受众的现实需要。社会背景各异的观众对电视媒体有着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生存压力变大,人们不仅需要服务性信息,也需要一个能宣泄情感的渠道,而电视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服务性的理念正好满足这个特殊时期观众的需求。
也有学者将选题的庸俗化和琐碎化表述为“选题的泛平民化”,是指新闻节目编导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简单地理解为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市井的奇闻怪事,迎合观众的猎奇和“窥私”心理,将一些鸡毛蒜皮小事搬上节目,如打架、跳楼、纠纷、自杀等等,甚至还有些编导热衷于跟踪报道凶杀、火并、婚外情、同性恋等题材,刻意突出娱乐性,这些所谓的“民生新闻”走上媚俗的道路,显然与人文关怀相去甚远。
这类问题多出现在一些“曝光类”的批评性栏目中,伸张正义、为民请命是文化精英们的理想追求,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编导来说,则需谨防自身社会监督功能的角色错位。老百姓们多有“包青天”情结,民生新闻固然能够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快问题的解决进程。“仅局限于表达民意,而不能落到实现民意的层面”,报道新闻要注意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尺度,记者不能越出自身的本位,由事件的记录者和沟通者变成了当事人甚至执法者,同时也不能用“本栏目将予以关注”了事,从而影响民生新闻栏目的权威性。
有学者指出;“一些民生新闻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关注重点、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城市,定位于市民,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却很少涉及。”对农民工的忽视无疑是当前电视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但民生新闻受众定位的泛化更值得大家思考,关注民生不应局限于市井平民。社会转型期中,民众的分群化日益显著,民生新闻的传播不能对各个群体有着明确的定位也是阻碍自身超越的原因。
以“直播”、“快报”、“零距离”冠名的民生新闻栏目已是漫天飞舞,千台一面的现象司空见惯,报道内容、主持风格和栏目结构雷同,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形成对受众市场的恶性开采。要想在大量的电视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就要在栏目策划中注意差异化、个性化经营,如何结合本土特色,深入研究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自觉进行节目创新,从形式和风格上下工夫,力图从全新角度去诠释新闻资讯,跳出既有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打造全新的新闻栏目。
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之所以被亲切地称作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了受众对有效信息的需求”。有效信息不等于民生新闻所关注的衣食住行半岛游戏官方网站入口、油盐酱醋、水电煤气等琐碎小事半岛游戏中心,实际上“有效信息的需求”具有更广阔的含义。当下我国恰逢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各类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政策法规和老百姓生活联系愈发紧密。我们的民生新闻要更多地体现服务性和有用性,能够指导观众从容面对社会生活的问题。同时,我们的民生新闻也要善于发掘新闻的认知和教育功能,为政府的政策推广提供导向,建立政府与平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相互渗透,才能更好地为平民提供“有效的信息”。
民生新闻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平民意识,在于能站在平民立场上,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真诚表达对民众的情感和命运的深切关怀,拒绝哗众取宠,关注的生存状态以及与民生、民计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同时,我们要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既要为民请命,也要注意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既要善于倾听社会呼声,更要学会化解社会矛盾,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此外,民生新闻还要坚决商品化、娱乐化和低俗化,反对唯收视率至上论。民生新闻还可以采用“有请当事人”、“电话参与”、“短信互动”、“街头采访”和读者来信等多种形式倾听民意,架起与平民良性沟通的桥梁。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媒体在市场化竞争中,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的民生新闻的报道,但对这一新闻类型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数地区的媒体还仅仅着眼于调整部分内容而已,因此,相对而言比较狭隘,尚未提升到建构媒体公信力的层面来加以认识。笔者通过考察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频道》、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上海东方卫视《东视广角》等国内较有影响的电视栏目,体会所谓的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其公信力的来源较为广泛。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来自讲述真实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客观、公正地讲故事,然而这还不够,它的责任意识必须突出,即必须敢于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同时还需有真诚的服务意识,总之,在真正的民生新闻中,权利与义务、效益与责任、批评与亲和力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构成民生新闻要件的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这三者密不可分,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何为新闻本位?新闻本位是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他因素考虑来“做”新闻。从新闻本位考虑,就是首先强调新闻不是宣传、不是广告、不是艺术,它是告知性的传播而不是劝服性的传播,它只思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闻价值等要素。民生新闻的魅力之源来自哪里?笔者认为,一是讲述真实的故事,二是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三是公平、公正地讲述各方面故事,四是及时地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
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新闻报道称作“新闻故事”(news story),依据是新闻事件经过记者等的讲述就已经不是事件的原貌,而是“转述真实”,但是,转述可以接近事件的真相,只是讲述的态度、方法十分关键。民生新闻要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首先是要讲真实的故事。我国著名记者、新闻学家艾丰指出,“新闻‘材料’不等于‘事实’。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事实是客观的、现实的、第一性的东西,材料则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来源的表征、外观、表现和记载的总称,它既包括事物的表象、表现这类第一性的材料,如物证材料,也包括事实的叙述、转述、记载等这类第二性材料,如各类文字材料。这些材料中,不仅第二性的材料常常不能准确反映事实,就是那些第一性的表象材料中,有的也可能是假象。所以,了解‘事实真相’离不开‘素材’,但把‘素材’与‘事实真相’完全等同,显然是违背真实性原则的本意的。”[1] 从2001、2002年“十大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由通讯员提供的稿件或引用、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就占了绝大多数。显然,没有经过记者采访的、缺少第一手材料的报道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记者和编辑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即稿件只是材料而不一定是事实。材料只有经过了核实,才能减少误差、纠正偏差;如果材料的真实性尚不能确定,那么在此基础上建起再高的大楼都是毫无价值的。
新闻报道活动经常招致批评,批评的焦点往往都出在报道的真实性的处理上。我们考察新闻报道真实程度时,关键看什么内容?真实画面还是事件的真相?我们有时很容易把这两者混同一起。其实,就新闻报道而言,瞬间的真实情形往往通过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下来,这些被记录的内容,没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可是,这一事件的本来面目也许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记者采访的这些内容经过报道后,它总是影响人们对事件本质是与非的判断。由此引发很多伦理问题。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在他的书中写到:“那个时代(50年代)的记者就是这样报道新闻的:他们在飓风中呼叫自己的报纸,报道风暴来临的消息,可编辑却要求他们与消防署署长或警察局长联系,请他们确认风正在劲吹。”[2] 这种观念似乎在今天很有市场:只要是一位权威说的,或者是某个当事人说的——即消息有出处,就可以报道。这也是导致历史上有名的“麦卡锡主义”新闻的根源。我国媒体“乌龙”新闻、八卦消息屡禁不绝,形式上的模仿、炒作之风盛行,显示新闻业的低级无能状态。从根本上说这是媒体工作作风不严谨造成的。民生新闻是对这一风气的颠覆。其对于新闻本位的固守,首先是对真实性即真相的把握。在媒体高度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下,媒介在追求时效性的过程中往往不太注重对事件真相的调查,而这往往导致媒体自身公信力的伤害。《南京零距离》的新闻之所以受观众欢迎,是因为大多数内容都是经过现场细致的采访得来的,细密的调查为厘清事件真相提供了保障,从而也使观众明白事情的就里。《南京零距离》收视率的居高不下,证明了民生新闻的魅力来源于讲述真相。
民生新闻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取向必然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最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特点。2003年“非典”事件触动了中国媒介的变革:媒介话语权逐步下放,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渐渐得以满足;一些媒体的平民意识开始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一大批富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贫困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改革、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务实之处在于用受众中心替代了传媒中心。“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成了《南京零距离》的基本口号。在《南京零距离》栏目的一次内容分析显示,170条新闻报道中,党政新闻只有5条,负面和批评新闻多达93条。正是更多地把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和他们的批评意见等作为反映的重点,才使该节目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缘”。注重倾听百姓的心声,这种态度和姿态支撑着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为百姓排忧解难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主题,而这往往还需要“故事”的“续篇”,《南京零距离》的做法是,每期都会就一个热门话题在节目进行中征集观众的意见,并在节目结束时揭晓。例如某次现场调查观众“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这一调查每个司机、每个市民,甚至外地人都很关心。该频道收到1万多个热心观众的电话,足以说明观众的参与热情。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为形成社会的舆论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媒体要做到完全保持公平、公正是非常困难。西方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媒体的责任是“准确报道、掌握时效、敏感、中肯而不在乎公平报道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简单化处理新闻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有些报道不注意公平、公正地处理,往往会引发法律纷争。记者对事件当事人的报道有时是负面的。西方新闻媒体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通常是:为了做到公平报道,往往要引述当事人反驳的言论,以维持报道角度的平衡。《》在报道不同意见的事件时往往给意见的正反双方都安排对等的版面,将评判的权利交给读者。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在公平、公正地报道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是缺乏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尊重。2003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一部新闻专题片,内容是北京某监狱狱警将重庆籍的犯人押解回重庆。电视记者对这一押解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电视镜头对车上的犯人面孔进行了毫不遮掩地“展示”,特别是记者将镜头对准了犯人中碰巧相遇的一对夫妻,详细地介绍丈夫因盗窃罪、妻子因卖淫罪被判刑的经过。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违背了公正、公平的新闻伦理原则。报道对象处于劣势地位,无申诉的权利,媒体是在施展其强权,侵害了当事人权益。这就形成了一种报道中的不公平的局面。表面上看,报道是正面宣传,但实际上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它严重伤害当事人作为主体的人格和尊严。
从我国部分地区民生新闻报道来看,节目在关心、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时,似乎还存在“滥权”现象,往往不太注重法律与新闻伦理的问题,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另一个重要的倾向是,记者、主持人不能保持平衡报道的心态,随意将个人感情直接带入节目,造成了新闻不公正。某地方台主持人在播报批评新闻时竟经常以摔笔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完全超越了自身的新闻本位,是典型的“越位”。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事件中应分清“观察者”与参与者的界限,个人感情参与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怀疑。
抢时效是媒体新闻竞争的制胜法宝。这一点无论何种新闻媒体均视之为生命线。民生新闻将普通百姓生活看作是新闻主要来源,百姓生活中随时随刻都在发生事件,因此如何捕捉这些鲜活的“百姓故事”就是提高民生新闻信息量的关键。《南京零距离》的做法是在采用SNG连线采访车的同时,大量发展观众中的DV记者,据统计,在设法保证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江苏台城市频道共发展了1000多名DV特约记者,这些特约记者两年发了7000余条新闻稿件,从而保障了社会各个角落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得以报道。大信息量、强烈的现场感是《南京零距离》的力拔头筹的制胜“绝招”。这些做法在现阶段都是对新闻体制改革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受众往往也在冷眼观察媒体的实力。批评的力度常常成为受众衡量媒体实力的指标,也是媒体号召力的来源之一。舆论监督不仅仅是针对政府管理而言的,媒体的舆论监督是针对全社会的。特别是社会的健康、秩序化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一档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肩负着激浊扬清的舆论监督使命,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首先是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深刻批判与揭露。在日常生活中,与百姓最接近的是政府管理与服务部门,他们最直接地感受到这其中的是是非非。例如,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令百姓深恶痛绝,城市中某些角落有人从事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歌舞厅中的色情表演、非法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商品交易、服务行业的欺诈行为等,对百姓利益构成了危害。记者通过暗访,对其中藏污纳垢的现象予以揭露,使观众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各行各业的风气得以扭转。其次是对政府某些管理职能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如在《南京零距离》上,市政建设中挖断水管、电缆的报道几乎每两三天就能见到一次。某公路收费站竟然在深夜强拦执行紧急救火任务的消防车,要收过路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然被出租给了个体户搞经营。有关部门的腐败、官僚使公众利益遭受损失……观众在看到这些内容后,纷纷打电话表示愤慨和谴责,要求处置那些不负责任的领导。从这可以看出,由媒体引发的舆论监督已在发挥作用。再次是批评市民生活中种种非文明行为。《南京零距离》几乎每周都有报道某些南京市民因为喝醉酒引发的问题。如醉卧街头、醉卧下水道、酒后吵架等,这些新闻中人的不文明举止,经过电视曝光后,对广大市民都有警示作用。观众的道德良知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他们自觉去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一旦发现违背道德、法律的行为就主动与电视台联系,自觉地充当城市文明的监督员。这就为舆论监督纠正百姓生活中某些不良习惯、改造恶习,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创造了条件。
能否或敢不敢于对一些职能部门的腐败现象、官僚主义进行批评,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舆论监督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媒体往往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民生新闻为媒体舆论监督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公议威力”。它匡扶了正义,泄导了民情,为社会稳定起到了一个“稳压器”的作用。毫无疑问,民生新闻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言论的平台,使他们有了发言的场所,同时也使他们的责任感得到了强化,批评监督有了用武之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威力。也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真正得到公众的支持,才真正能得到公众的信任。
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体都宣称要努力贴近群众,但却始终不能真正受到群众欢迎,原因在于,这种贴近并没有真正赋予普通百姓以话语权。与媒体的高高在上相比,普通百姓成了缄默的一群。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可以表达其自身冤屈、不幸和痛苦的独立管道。我们的媒体不屑于报道那些在媒体专业人士看来不太富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百姓没有可供自己言说的管道,又没有真正的代言人,自然也就缺失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媒体专业人士的新闻触角始终停留在那些重大事件、名人活动以及桃色绯闻上,同时将自己的“趣味”强加给受众,这种“代言”某种意义上是对百姓声音的压制,是一种媒介专制和霸权。
人文精神对新闻报道的灌注,表现为自愿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正代言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南京零距离》成为不是政府机构却是百姓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机构,受到市民的拥护,这不是偶然的。它的实践证明,那种热衷于“小资”情调而对百姓生活疾苦置若罔闻,是很难得到观众真正的支持的。与一般标榜“服务民生”的媒体相比,《南京零距离》、《绝对现场》等节目没有丝毫的故作“深层”,它们给观众的震撼在于最大程度地接近观众,一次不合理的收费、邻里间的小小纠纷,偶然的交通事故这些虽然都显得过于“鸡毛蒜皮”,但却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都是他们所关心、所喜闻乐见的。因此,人文关怀既有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体贴,也有放下知识分子架子,认真对待的态度,百姓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来记录、表现,需要媒体有足够的热情来提供一个可以倾倒苦水的话语平台。
其实,对于民生新闻报道而言,不存在什么形式创新问题,关键在视点的下沉,这是一个人文关怀的系统工程,包括风格、播报方式(“说新闻”的报评结合方式)、题材选择甚至设备的使用(《南京零距离》大量使用DV机拍摄新闻,完全以百姓非专业的视角来看待新闻事件)等方面。比如追求节目形式的通俗、活泼、另类等;另一方面还需要最大程度的研究民生方面的问题,重视地域性服务咨询。因为从接近性原理来看,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要让普通百姓不断的从电视上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自己生活中的进步与落后,才能唤醒他们的自觉意识,为创建文明社会风尚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使新闻媒介成为媒介所定位的目标人群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和“意见领袖”。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影响力产生的根本就在于与其目标观众建立相同的价值观,由此读者对媒体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使用与满足”这一受众行为理论角度来看,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往往有他个人的需求动机存在。美国传播学者D.麦奎尔的研究表明,观众接触电视内容,有四种基本的满足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凡是能够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媒介内容,都会有很好的受众效果[3]。受众只选择他心目中认为值得信赖并能给自己带来较大收益的媒介内容。由此可见,经由人文关爱培植起来的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信任关系是电视的品牌,是竞争力、吸引力、亲和力、信任度等的基础。
《南京零距离》的新闻突出了贴近性的追求,强化了人文关怀意识。虽然在这一新闻节目中,重大新闻事件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丝毫不影响该节目产生亲和力,这一平民化节目追求新闻报道的形式变革,为中国的民生新闻塑造了一种范式,它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全知全能的播报方式,极力体现百姓视角;大量报道市民消费投诉、生活服务资讯;建立信息网络、充分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线索,听取观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扩大信息覆盖面;主持人、记者在节目中的表现,体现了不折不扣的平民立场。这一变革使得江苏台城市频道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一些过去我国新闻报道少用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精确性报道都在这一节目得到了实践。
正如《南京零距离》的编创者所说,他们现在做的新闻用传统新闻概念来说不太合乎规范,但用一种全新眼光看就有新闻价值。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新闻不仅是传播,而且带有很多服务功能在里面。这里,将新闻告知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揉为一体,这本身就是一种媒体角色的转换,就是一种创新。
眼下的新闻“同题竞争”现象十分突出,小报抄大报,内容同质趋势使得媒体的信息量大打折扣。独家新闻往往需要媒体付出代价,然而不论新闻追求何种独家新闻,观众的需求才是造就新闻价值的源泉。观众中有看热闹的、有关注现实问题的、有寻找精神寄托的,凡此种种,需要记者、编辑心中“存念”。我国过去的新闻由于对受众心理动机漠视,才出现了新闻“不闻”的无能与无为状态。现实需要媒体换一种思路,放下高端着的架子,以新闻本体的眼光看待生活,把敢于替百姓鼓与呼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基本的社会良知,投入自己的人文关爱,把目光对准社会普罗大众,新闻才会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1] 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就其内容而言,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可以涵盖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比起社会新闻,在关注民众上民生新闻更进了一步;就传播者和传播形式来说,它又深蕴着传播者的人文关怀、人本思想,含有浓厚的俗文化及本土特征,为地方百姓平民所喜闻乐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我国,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得以确立。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心理疏导”等字眼,使人文关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执政资源,理应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促进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而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以“民生”命名的新闻节目,更应体现社会资源公平地为每一个公民服务,特别是为占人群80%以上的中下阶层服务,这也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广大老百姓的期望和需求。在已经大举进入中国的今天,作为本土媒体的民生新闻更应在文化这个至关重要的阵地上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因为具备丰富的人情味、 亲和力和趣味性而拥有众多受众,在传播人文关怀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我国的民生新闻是随着中国媒体人文精神的复苏而兴起的。“人本思想的复苏,个人主体意识的提升,公众话语权的张扬,这些都促使媒体在角色定位、功能认识和传播方式上做出转变。”①民生新闻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报道主体是人,关注焦点是人和人性,以受众为中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对受众实施“人文关怀”,正是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所在。
首先必须把握住“人文关怀”这一基本思想,树立人间情怀。作为媒介信息网中“把关者”的新闻人,只有在人文精神的烛照下,才能以超拔的思想高度穿透生活的核心,敏锐地发现社会变化发展中的新旧矛盾,在面对琐屑复杂的信息流时保持足够的分析和驾驭能力,在具体的选题、采写、编发民生新闻的时候具有明确的思想性和目的性,分清主流与支流,区别大众与小众。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虽是文学理论,却同样适用于新闻范畴,人文关怀这样的人间大爱就如隐藏在水下的冰山主体,屏幕上的民生新闻仅仅是露出水面之上的那八分之一,只有在人文关怀的有力支撑下,民生新闻才能够显现出夺目光彩,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在行使舆论监督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有相当数量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报道,营造真实全面的“媒体现实”,传播光明和快乐、感动和尊重,构建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人文关怀最终要上升到生命关怀才能完成其使命,因为这种教化将决定、影响、制约社会前行的脚步。
从我国部分地区民生新闻报道来看,节目在关心、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时,存在“滥权”现象,往往不太注重法律与新闻伦理的问题,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重要的表现是,主持人不能保持平衡报道的心态,随意将个人感情直接带入节目,造成了新闻的不公正。某地方台主持人在播报批评新闻时竟经常以摔笔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完全超越了自身的新闻本位,是典型的“越位”。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新闻事件中应当分清“观察者”与“参与者”的界限,个人感情参与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怀疑。
批评的力度常常成为受众衡量媒体实力的指标,也是媒体号召力的来源之一。能否或敢不敢于对一些职能部门的腐败现象、进行批评,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舆论监督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媒体往往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民生新闻为媒体舆论监督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公议威力”。这就要求新闻主持人在报道节目的过程中,要一改以往报道新闻时的严肃和方式,除了对新闻进行准确的播报外,还要添加上适当的评论,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威力。也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真正得到公众的支持,才真正能得到公众的信任。
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曾有著名的“公共领域”和媒介关系的论述,这一论述指出,为了使公共事务深入到个人家庭当中去,同时使社会个体、市民阶级投入到公共事务中去。因此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要架起媒介和公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电视界一直在强调电视新闻要“口语化”,为的就是尽可能的拉近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种口语要求必须“得让九十岁的老奶奶也听得懂”。这一点,在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中得以实践,电视新闻让老百姓听起来不再像听“天书”。比如齐鲁台的《啦呱》,主持人采用了地道的济南话来说新闻,一下就得到了济南市民尤其是老济南市民的喜爱。
总之,只有在民生新闻中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民生新闻具有自己的理性、情感和智慧,对于百姓来说,这样关乎冷暖、慰藉灵魂的新闻节目一定会具有久远的生命力。而对于主持人来说更不能掉以轻心,出色的主持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外衣,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内容固然重要,但是金玉的外衣更能让人赏心悦目。
[1]覃韬,史熔,安涛.民生新闻要防止三个倾向[J].新闻前哨半岛游戏官方网站入口,2008年第3期
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已成各家电视台创造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的拳头产品,但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各电视台因资源配置不均导致恶性竞争,同质化、媚俗化、话语权滥用、过分追求轰动效应等问题层出不穷。
早在2006年,国内便引入公共新闻的概念,并将其与民生新闻相联系,认为公共领域构建是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途径。然而公共新闻的运作是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这不仅涉及到媒介的自身实力――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否则将举步维艰。①
孟健教授也曾提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仍处于发展的平民话语阶段,要想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还需要更多关注公共事件的发展和解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电视公共新闻中的先进元素,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我国对此的探索最早来源于江苏卫视2003年10月开播的《1860新闻眼》――以“弘扬正气、倡导和谐、服务受众”为宗旨的民生新闻栏目。
公共新闻学的概念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公共新闻运动”,的定义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军事理论,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针对电视媒介,民生新闻侧重传递社会资讯的社会功能,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和发出声音的通道;而公共新闻,侧重于挖掘舆论监督、社会组织功能,涉足、关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公共领域建设问题。
然而,两者在宗旨上是相通的,只是表现的主题、取向和解读方式有所不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强调尊重公民的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而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关注、回归新闻公共性的一种体现,关注民生、了解百姓所重视的话题和欲求,能为公共新闻寻找合适的选题。而新闻的公共性又要求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公共性,无论是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还是媒体采访各方面专家寻求方案,其本质都是关注公民事务,推动社会公共空间发展。
同时,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的基础上,如果媒体能进一步反思和组织公众讨论,或进行深度新闻评论,则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提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新闻的出现也将弥补民生新闻庸俗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缺陷。
1、公民意识提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对民主政治参与的热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变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型公民,民主制度意识、国家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都大大增强,被动的政治接受逐渐转变到主动的政治参与。②
在多元社会文化和浓厚商业气息的冲击下,受众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促使他们产生了新的收视期待。电视观众希望通过电视获得更真实、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信息,满足自身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更高需求,将电视视为实现公民权利、参与社会建构的窗口。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以往的定位受到当下受众新需求的挑战,公民意识的提高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公共新闻对公众话题的关注和阐述能为其提供参考价值。
2、自身发展瓶颈的呼吁。面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民生新闻“泛化”问题层出不穷。在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年会第四届全国SNG协作体年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曾指出,民生新闻存在“三化”和“三伪”的问题。“三化”即民生新闻题材的琐碎化,对象的边缘化,报道的肤浅化;“三伪”为伪民生,伪人文,伪监督。
同时,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巨大的冲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时效性差、创新度低、互动性弱,且欠缺对网络资讯的挖掘利用。加之电视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的民生新闻管理漏洞,新闻业改革也疾呼电视民生新闻做出改变。
3、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技术支持。美国传播学者班尼特这样描绘道:“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信息体系的前景就是更加公共化、信息更具分析性、更有历史深度、更有批判性、更能反映问题。”③
诚然,信息化时代是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外在环境,技术为公共话语权的建立、公众表达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虚拟世界中的信息海量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自由、无线、流动而开放的互动成为可能,公众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日益频繁,为形成公共舆论、加快电视公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找准自身定位,让新闻体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从传播学角度来规范媒体的行为。面对种种矛盾,电视民生新闻要站稳脚跟,紧抓民生理念、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公民参与的特色,从内容定位到操作层面进行重新审度和设计,从日常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民生事件走向民本内涵。
2、调整目标受众,让公众“说话”。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为“大众”,公共新闻的受众为“公众”,“公众”与“大众”相比更具有某种社会涵义,“特别是公共新闻在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上,突出了公共权益的问题上,是对民生新闻的提升”④。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开始思考转移目标受众,实现从“大众”向“公众”的提升。“公众”是社会民主进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包括了公民作为主体的权利表达、权利实现、社会参与、社会互动、文化自觉和公民自治等内涵,比起“市民”,它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社会属性。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经验,电视民生新闻可以以“公众”为对象,扩大其报道题材的范围和影响社会生活的领域。
让公众“说话”,就是要让媒体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和组织者,让公众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交流顺畅地进行,对公众所表达的意见以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给予回应;同时,要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话语权,权威机构对公共事件的推进要给予公众相对的自由和自主。
3、推动公共领域发展,构建公民话语空间。“公共领域”一词最早由哈贝马斯提出,他指出“公众舆论、专制或开明的公共领域等范畴最常用的意思和公共、公共性以及公开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⑤
在公共新闻中,公共领域是指“各种社会意见自由进入这一领域,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在意见的博弈中形成社会共识,并据此监督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施行,规范公众自身的行为”。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民社会建设刚刚起步,但公众通过关注大众媒介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报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已经不能再被忽视。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知情权要求的提高等,对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民话语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向公共新闻跨越的过程中,要以敏锐的触角探知社会公共领域中的细微脉动,挖掘隐蔽的、可能在未来形成的新闻议程和热点,要致力于建设和谐、开放、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集民意、表达民情。
4、严把新闻评论,完善舆论监督。新闻评论是电视民生新闻中容易产生主观偏向性的部分。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注重自己的理性建设,将社会舆论中的主流和支流区分开来,全面、客观、冷静、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行之道。
目前,“点评式”新闻模式在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中运用较多,它针对那些对社会各阶层有影响的事件,以播音主持解读报刊消息或DV短讯的方式播出新闻、解读信息、讨论事实。这种播报方式广受现代民生新闻媒体的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
电视民生新闻在继续做好为民请命、舆论监督的基础上,要严把新闻评论质量关,弱化“仲裁者”和“司法官”的角色定位,注重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注意评论中观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强化新闻监督的“理性”和“建设性”。
5、把握新闻操作流程,用细节和策略取胜。在新闻选题上扩大报道题材的范围,不刻意回避重大政治、经济、国际新闻及会议消息,而是对这类新闻给予民生解读,紧贴时代特征,加强深度报道。此外,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注重提升新闻品格,优化报道结构。
媒体间竞争走差异化道路,提升栏目品位。地方电视台可以地域新闻为节目定位,在同质化中强调差异性;内容上注重营造信息的附加值,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栏目品牌化建设,以品牌获得公信力。此外,还要加强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合作。
注重对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化元素的使用。采用独具特色的民生新闻的叙事方式,打破过去的单向思维,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将时政、经济等新闻以小切口、低视角方式平民化、软性处理。将感性因素引入到新闻之中,用说故事的方式使新闻生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①温燕霞、曾学优,《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思考》[J].《声屏世界》,2009(5)
②时统宇,《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有益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③郑长明,《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J].《新闻爱好者》,2009(7)
⑤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上海),1999(1)
⑥马工、安涛,《电视新闻民生化影响》[J].《新闻前哨》,2005(11)
论文摘 要: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探析,以待商榷。
自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争相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如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福建台的《现场》等。这些新闻栏目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的央视两会报道在栏目设置、嘉宾选择、节目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平民化”的特点,使观众觉得平实亲切。
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如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在内容上关注群众的生存状况、喜怒哀乐,在形式上充分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以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趋向。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1]。
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要归功于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厚。其次,服务性强。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再次,报道领域宽广。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最后,地域性强。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目前以“直播”、“快报”等命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占领了晚间新闻部分时段,以至于“千台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致使新闻节目从框架到策划思路,从内容到主持风格与表现形式都似曾相识。大量可以创新形式、挖掘题材、拓宽领域的新闻素材没有被真正被发掘。某些“民生栏目”只是一味地报道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琐事,往往仅仅满足于对事件进行简单的记录,使新闻流于表面,缺乏思想深度。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一些民生新闻对色情、暴力、凶杀内容趋之若鹜,在制作手段上存在娱乐化倾向。为追求视觉刺激,常常采用过程实拍、细节展现的报道手法,从而使低级下流、污浊不堪的东西充斥荧屏。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歪曲事实真相,曲解新闻事件,甚至将新闻事件庸俗化,而置媒体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于不顾,过度炒作,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引领下,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感情的天平往往倾向于,带上了鲜明的感彩。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缺乏“与人为善”的宽容态度,陷入一种狂热偏执的状态,经常处于激动或者浮躁情绪的状态下,只听信当事人的片面之辞,常常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发出报道,或者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不问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大加讨伐,犀利尖锐却缺乏冷静细致的思考[2]。“富士康诉记者案”便是一典型事例,我们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媒体应该具备人文关怀,但是前提是保持头脑清醒,具有严谨的态度。
乐于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坚持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而不善于寻找能够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这样势必会使“民生新闻”主客体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在一些舆论监督事件的报道上,一些媒体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一方憎恨,对一方同情;或者诸媒体联合片面地宣传,有意识地压制相反意见。这种“权力”的滥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至今,有如破竹之势迅速发展,基本上占据高收视率和高市场份额,一时的市场追捧使民生新闻难免会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的话,将严重制约民生新闻发展。我认为,电视媒体应该抓好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关怀”的本质,结合地域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趋势的“人文关怀”之路,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蓬勃发展。具体说来,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民生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就是它关注“民生”,因此,其节目的定位也是关注人民生计,关注市民生活,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注意在语言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培养出优秀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要真正树立服务民众的传播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主持人的基本功训练,做到播说结合,亲切自然,用正确的观点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坐标和行动参照。其次要形成个性化的播报风格。要认清民生新闻的“关怀民生”的特点,同时要具备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思以及独有的表达。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提升节目的品位,这就要求节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格调,而不是简单记录。因此,节目应该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将“民生”与“公共”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此外,还可以整合新闻资源,实现跨区域联合。这需要不同地区的民生新闻加强合作和互动,这样可以开阔本地观众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收视兴趣,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节目内容,减轻日常工作中的选题同质化、选题匮乏的压力[3]。
为了解决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日趋雷同的弊端,创新节目形式迫在眉睫。可以尝试本地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如把评书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闻当中。在评论方面,应该力求幽默、风趣,点到为止,寓庄于偕,让观众在耳目一新中受到某种启迪[4]。在观众互动方面,可以采用电视、博客、播客三种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地展开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让老百姓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当中来,或者让观众自己制作节目,而媒体只是对其把关、修改。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舆论监督,确保不越位。
针对目前一些媒体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突出这一状况,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防止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民生新闻唱主角。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加强责任感的培养,以推进和繁荣先进文化;传播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腐朽文化。
开民生新闻先河的《特别关注》、《南京零距离》、《新闻夜航》等均以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揭露和解析为其舆论监督的特色。电视媒体在进行监督性报道时,不能动辄以“救世主”、“包青天”自居,以判官的口吻,将个人化、情绪化的东西掺入报道之中。
媒介监督的过程主要是“监察”,告知以真相、真情,推动民意去督促,往往就造成了媒介的“越位”,特别是媒介的批评性报道,甚至会影响到司法程序,造成“媒介审判”现象[5]。因此,媒体应该坚持客观公正报道,杜绝主观臆断,弄清事情原委,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做到监督而不添乱,解决不包办,到位不越位,发挥电视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调报道立场的中立性,主张记者坚持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和感彩,客观平衡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记者不追随利益集团或政党组织的价值判断,而是完全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判断来选择新闻军事理论,报道事件。强调报道事实的真相,而且要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专业的新闻自有精神,为公众提供尽可能翔实、客观、公正的报道,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6]。
新闻从业者应该以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报道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准,体现民生的情怀,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立足于民,取之于民。这样,电视民生新闻必然会受到观众的青睐。
记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时度势,准确捕捉社会影响最大,最受人们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必须用社会价值来判断报道的价值,加强新闻选择。
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民众收视兴趣的层面上,更不是那些“世俗化”的东西,而应向纵深拓展,开辟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体现深度的人文关怀的内容,最终显现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能力。
尚处在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这类节目在诸多省市电视台的相继成功“打响”,无疑对国内电视新闻界的采编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民生新闻将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民生的内容及其精神理念将会贯彻于电视新闻发展之中。电视新闻从业者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当好“把关人”,使电视民生新闻健康、稳步地发展。
[2]王履臻,贾大雷,金鑫.浅谈民生新闻及其误区[J].新闻传播,2006,(4):39.
[4]江斌.民生新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闻前哨,2006,(9).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是办好农民日报的政治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直强调的重大问题。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对发挥新闻舆论的重要导向作用,对保持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对确保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志多次强调:“在坚持党性原则上,不允许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3年9月23日,同志在同中央党校新闻媒体总编辑、台长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座谈时强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团结的工作、稳定的工作、鼓劲的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凝聚人心,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的党性在其主办和领导的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我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新闻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党必须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任何时候军事理论、任何情况下,农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报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推向深入,在新闻队伍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广泛开展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开创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切实加强报社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新闻队伍的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的管理。要以提高报社中层干部综合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报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干部队伍。
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新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新闻工作不仅要遵守宪法、法律,服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而且必须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离开党的新闻纪律,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新闻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大的方面包括: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为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遵守民主集中制,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报道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维护国家利益,不得刊登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报道;保守党和国家秘密,严禁在报道中泄密等。具体来说,包括各种报道口径、报道要求、报道注意事项等。近几年来,我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新闻法律、法规,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导向性的错误。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社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促进农村报刊文化的繁荣昌盛
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反映“三农”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宣传抓住机遇,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和奋斗目标,帮农民致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报刊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文明和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替农民说话;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要体察民情、依靠民智、关心民生、反映民意、谋好民利、顺应民心,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干群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提高农民日报社所属的4张报纸(农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畜牧报、中国渔业报)的品牌价值,报社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对报纸结构进行了调整,即以《农民日报》为旗帜,增强权威性、增加可读性、突出服务性,把报纸办成中央和农业部党组放心、广大农村干群欢迎的主流媒体。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畜牧报、中国渔业报走向市场,突出行业特色与实用服务,搞好经营,争取主副并进。当前,坚持党性原则,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以正确的导向、崭新的风貌、较强的实力代表农村先进报刊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农民日报》及3张子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增强了经济市场信息的服务,宣传了农村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报纸的“三农”财经特色进一步显露。“两社”合并前后,报社党委把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涉农财经新闻,注重创意、选题和策划,特别是一些经济建设方面的组合报道、系列评论,引起了社会关注。*2年4月19日,我们用28个版推出了《中国蔬菜特别报道》,在一版刊登了本报记者采写的《海外突围的蔬菜产业》和《绿色会展经济正在崛起》,配以大幅照片隆重推出。当天报纸成了读者抢手的权威资料。类似这些报道,既有农民声音,也有市场议论,又有专家观点,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对农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在注重科技知识推广和西部开发宣传的同时,报纸行业特刊稳步发展,报纸财经味越来越浓,特刊内容从农机拓展到产经资讯、农业科技、无公害食品、农资、园林等十几个门类。行业特刊凸显经济服务的专业权威性,成为我们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大特色。《农民日报》创办20多年来,始终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的办报宗旨。新时期,我们从市场分析、行情预测、科普知识、致富信息等方面入手,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农民日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定位是“发言人”,即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同时也是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喉舌,角色定位是“代言人”,即表达“三农”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意志。发言人和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决定我们既要坚定地讲政治,又要立足群众之中,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诚如同志所要求的:“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为提高宣传艺术,我们精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倡导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作品文风朴实、贴近生活,报纸不迎合、不媚俗,坚决摒弃腐朽的、落后的、低级庸俗的文化,抵御境外一切文化糟粕的传播和侵害;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弘扬主旋律,刊登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统一的精品。如我们开辟的“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2年春节前分层面、图文并茂地展开了扶贫济困的报道,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受到同志的表扬。报纸是精神生产力,报社事业本身的发展既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精神内涵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为进一步贴近读者,报社*2年在读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报纸版面形式和内容改革研究小组,出台了《*3年报纸编辑工作改进意见》,提出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优势,抓住新闻亮点和转变采编作风,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等一系列新闻改革思路。新闻实践中,我们较好地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农民心声统一起来,处理好了对党负责与对农民群众负责的关系,把握好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舆论监督的关系,把党和政府要说的与农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上年“两会”的报道,大家精心组织策划,选题推陈出新,使我们的报道社会效果看好。如“正确对待农民保障农民工权益”专栏发表的《直面农民增收》等文章,成为“两会”热门话题。我们刊发的舆论监督稿件《郧西县石头标语大得出奇》、《没了畜牧兽医站谁把动物防疫关》等,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一些违反中央政策、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进行了抨击,既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也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规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向主流强势媒体跨跃的精神动力。新时期,报社号召报社同仁要真学、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抓住新闻的党性原则这个根本,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任何情况下我们的报纸,我们报社的员,都要和党中央、农业部党组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必须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到报社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报纸宣传服务艺术与热点引导的水平,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最近十几年,新闻界甚至我们的各级党报同社会一样,“经济政治学”讲多了,处处追求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一词听得就少了。我们天天在小心翼翼、兢兢业业地守关把关,使舆论的声音不要走调,但那是被动地保持一致,还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闻实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同志高度概括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舆论导向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农民日报长期以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政治家办报,把着眼点放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到新闻宣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新闻宣传的全过程。
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是一致的,紧密联系的,绝不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一方面,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就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把握新闻规律;另一方面,遵循新闻规律,就能从新闻工作的特性和实际出发,增强舆论引导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当前,片面理解舆论导向和新闻规律关系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反映到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新闻宣传面貌改进不大,水平提高不快,效果显示不足等方面。因此强调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将舆论导向与新闻规律相结合,首先要求我们把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统一起来。我们的新闻工作就是要宣传党的主张,用党的主张去统一思想,引导舆论,但宣传一定要依靠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寻求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其次,要把正面灌输与信息传播统一起来。舆论导向要正面灌输,然而绝不能变样为空洞的说教、简单的演绎、一般的号召,而是要善于运用新闻手段,通过信息传播为载体来实现。最后,要把传者主导与受众需求统一起来。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也是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精神文化产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重视社会效益。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农民日报是国家差额补贴事业单位,已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需要在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电视民生新闻近年来成为我国各地电视媒体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发端可以追溯到江苏电视台2002年元旦开播的《南京零距离》。2002年7月,其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在南京地区的影响力可与CCTV《新闻联播》相媲美,得到的社会反响也是好评如潮。随后,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其参与性与服务性异常突出,底层百姓的话语开始大量出现在镜头前,这在以前是不曾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由以往电视新闻提供资讯转而开始成为受众意见表达、沟通的一个平台,这不仅是电视新闻的改革,更是实现了对媒介功能的新的认识,标志着人们对新闻传播价值诉求的转变。
一、电视民生新闻拓展公共线年代,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后一位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半岛游戏中心,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①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进行公共交往。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公共领域”是西方学术语境下的一个概念,并不见得完全适用于中国,而且中国现在也不存在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然而,从电视民生新闻所反映出来的现状来看,公共话语空间的不断开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空间已具备了公共领域的雏形。
在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代,高高在上、下命令式的电视传媒无法生存。电视民生新闻强调服务性,观众和电视媒介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使用与满足”模式,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电视民生新闻的镜头对准的多是普通百姓的生活,为市民解决问题、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这既吸引了受众的关注和社会效应,也使得电视媒介更多地扮演了社会民众和政府之间“中间人”的角色。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栏目下设了“动态新闻”和“百姓说话”两大常规板块,其中“百姓说话”这一板块重在让百姓倾诉,让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大声说出自己心声的平民百姓说话,反映他们的呼声。一般而言,像这类“百姓说话”的板块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占有很大比列。这使得公众有了努力争得话语发言权与传播者地位的意识。
电视民生新闻采用多种形式与受众形成互动。如电视民生栏目设置的“DV状态”,为来自各个阶层的观众提供了参与途径,吸引了普通市民的热心参与。观众以新闻的视角拿起手中的DV将身边的奇闻轶事、新鲜事、感人事等迅速记录下来,并通过电视屏幕播放出来,增加了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市民的参与拓宽了新闻信息渠道。个体的新闻参与意识对建立良好社会管理机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半岛游戏中心,让人们讨论时政、针砭时弊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好处: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社会宣泄的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形成一种社会上的所谓“安全阀”效应;而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它是舆论监督,保障公共权力正确使用,增强决策的可行性的必要前提。而且,公众的积极参与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媒介功能的认识。以前媒体在公众心目中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宣传工具,而如今,人们可以借助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让人们认识到,媒体还有一个功能便是为多元话语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在拓展公共话语空间上相对于其他电视新闻形式具有优势,但电视民生新闻无论是先天定位还是后天发展,都存在着扩展公共话语空间方面不足的问题。
民生新闻的提法本身就和现代公民观念相冲突。“民生新闻”的“民”与“公民”的“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源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中有关“民”,是与官相对而存在的,是处于社会最低等级的人,是需要关怀的。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关注民生”的“民”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与之不同的是,“公民”的“民”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西方文化中的“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社会上的一切人。“他们倡导人本主义思想,目的在于提倡人的平等、人格独立、人性的自由,反对封建的等级不平等的神权压迫。”②而这种人本主义正是构成现代公民社会观念的基础。
培养公民观念,在于让公民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做一个公共事务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需要怜悯、关怀的对象。然而,在电视民生新闻所展示出来的图景中,到处都在展示新闻媒体对老百姓的关怀,便显出一种亲民、爱民的风范,这仍是传统的民本思想在现时代下的一种演绎,离现代公民意识相距甚远。
有研究者将时政新闻、深度新闻、民生新闻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三次改革,其中时政新闻的话语主体是国家,深度新闻的话语主体是社会精英,而民生新闻的话语主体是百姓。这里作为话语主体的百姓却是精英视角观照下的百姓,而非百姓的主动参与。从受众的角度看,民生新闻的受众仍旧还只是百姓而非公民,仍置身弱者以及被救济的地位;它所关注的也往往是权力而非权利。当新闻媒体将其角色限定为仅向交际渠道另一端输送信息时,它就已经放弃了积极推动交谈的作用。在此单一话语形式下,我们不可能看到我们希望的受众的真实话语、公共讨论以及公共真实。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动力基本上源于社会的一元力量特别是国家力量的推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其目的就是尽量满足受众的知情与监督。知情和监督只是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而非就是公众参与。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生新闻只是从媒体到公众的关怀,而非受众的主动接近与参与,无法完成培育公民意识、鼓励群众参与改革进程、行使民利的美好设想。
公共话语空间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范畴,进入其讨论的议题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各个方面。但综观电视民生新闻,内容多是名人轶事、凡人趣事、犯罪行为、体育新闻等,热衷于婚外恋、第三者、凶杀案等暴力和色情内容。一部分电视民生新闻开始误入歧途,渐渐成了收视率的傀儡,演变成“市侩新闻”、“花边新闻”。
话题的低端,一方面与现行的新闻管理体制有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传媒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体制性的问题仍然存在。③结果是媒体一般偏好报道敏感较低的非时政性的新闻。对事关政治、社会等主流资讯的讨论有一定的政治风险,仍然是有禁忌的,因此媒体也刻意回避这些话题。
另一方面话题的低端又与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关。面对来势汹涌的市场化浪潮,无论在操作方式、运营方式还是编辑方针上,我国新闻媒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取向。娱乐化便是这种商业化的结果。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另外,目前大多数媒体并不具备厚实的底蕴,硬新闻的采编在政策和人才、技术、资金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使得不少媒体选择避开硬新闻的采编,而去选择难度低、花费小却可能获得良好市场效果的软新闻,以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情,但很多节目对“民生”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窄,在节目中一味堆砌一些生活琐事。这些新闻不断地被报道,日益成为民生新闻节目的主角。而观众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件件的新闻事实,还要有从这些新闻事实中体现出来的理性思考。这些琐碎的新闻不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全部,这些事件的背后应该有更严肃的命题,如社会公德、公共意识等。而这些内容在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中,大多没有被深层触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些蜻蜓点水式的报道和参与。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肯定了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报道领域的延伸。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项国强发表多篇文章论述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什么是公共新闻?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格拉瑟教授认为公共新闻是:把受众作为公民和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和受害者;帮助政治团体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了解问题;改进公共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坐视其恶化;帮助公共生活顺利进行。公共新闻在目标群体、报道内容、报道目标等方面,与民生新闻都有较大的出入。其中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最大差别在于,新闻策划制作过程中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的差异。后者仅仅要求及时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生态,前者则需要立足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从而能动地改变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私人品的匮乏转到公共品的匮乏,公共领域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诸多公共事务更引起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通过某种渠道对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解决方法,现代生活的“公共话语空间”慢慢显露了出来,突出表现就是媒体“公共领域特征”不断得到强调。原先播报式的党政经新闻已经无法满足大家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意愿,而新生的民生新闻逐渐变得市井化和娱乐化,缺乏对公共问题的关注。于是,一种新的、有助于在公共领域内解决当下社会矛盾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形式的产生变得十分必要,呼之欲出。■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民生新闻以其更具亲和力的平民化表达赢得了大众的青睐,成为各种媒体体现民生视角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报道内容,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情怀和命运,聚焦舆论热点、难点,关注,关注与民生、民计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作为主流媒体,地方党报应该深化民生新闻报道,让民生新闻成为党报版面的新主角,以保持和强化地方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
民生新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党委、政府与群众间的桥梁,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党报,就要做到全面准确地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惠民措施通过我们的报道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改变采访作风和文风,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关注民生问题,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看待百姓,更多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这就意味着记者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心态,站在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上报道基层的人和事,反映当今老百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风貌、新追求,展现普通百姓的真善美。
给读者奉献出精美的版面和内容,增强民生新闻的可读性和阅读美感,地方党报需要在报道方式和报纸表现形态上不断创新。党报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活做深民生报道。此外,在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话语的过分膨胀、萎缩都是有害无益的,在新闻报道中应注意对“度”的把握,如果不注意报道的视角与立场,报道必将会误导民众,最终也会损毁党报的公信度。在写作上要富有人情味,讲究趣味性,应该多以故事化、情景化和悬念化的叙。半岛游戏中心半岛游戏中心
作者:小编